古城開發,盼您獻良策

即墨古城裡的墨水河。攝於1901年~1910年,即墨市檔案館提供

見到登門瞭解即墨古城歷史的工作人員,市民不要驚奇。為挖掘即墨千年古城的歷史文化內涵,做好古城的保護修復,為古城片區的改造提供決策依據,即墨市將從7月開始對西到大同街、南到墨水河、北到藍鰲路、東到東關街一片區域進行普查。同時,市民可主動提供關於古城歷史的書籍、文物、照片、影像資料等實物,以及對古城開發的好建議。

范圍9個村莊需重點普查

記者瞭解到,根據“疏老城、建新城”和“片區規劃、片區拆遷、片區改造”等先進的城市發展理念,圍繞“特色精品城市建設”戰略的實施,即墨市委、市政府決定對即墨古城區歷史文化旅遊資源進行普查。

即墨歷史悠久,自隋朝建即墨城,歷經明清的發展、民國時期的變遷,具有1400多年歷史,孕育瞭一座具有眾多古建築和豐厚文化底蘊的歷史古城,具有很高的旅遊文化四鏡頭行車紀錄器推薦、商業開發價值,也必將成為未來即墨城市發展一筆寶貴的財富。此次古城區歷史文化旅遊資源普查,將進一步挖掘即墨古城的歷史文化內涵,對做好古城的保護修復和大力弘揚即墨歷史文化具有重要意義,同時為古城片區的改造提供八鏡頭行車紀錄器決策依據。

據悉,此次普查工作的范圍是以十字街中心為核心,東西長608米、南北長492米的明清時期古城范圍,外圍延伸至西到大同街、南到墨水河、北到藍鰲路、東到東關街等區域,包括經濟開發區的8個村莊(考院村、南關村管區,新生村、新建村、後庵村管區,東關村管區,北閣村、北關村管區)和通濟街道的閣裡村。

普查對象以古城區老居民為主,面向周邊居民進行普查;對即墨歷史瞭解較多的各界人士;曾經在古城居住過的、現在外地居住工作的原居民。

內容包括建築分佈等六方面

據介紹,普查內容主要包括歷史演變、建築分佈、歷史人物、民俗文化 、經濟興衰、實物征集六個方面,其中,歷史演變包括古城區的四至、規模、整體佈局情況、老街規模、歷史傳承、隸屬關系等內容。建築分佈包括古城區以前古建築的規模、整體佈局、建築工藝、建築結構、建築特點、建築匾額、楹聯、附屬物、標志性建築包括縣衙、古牌坊數量及規模、老胡同、廟宇、作坊、商鋪、教育 、教堂等;現存古建築的規模、數量、分佈、權屬;現在古城區的建築情況。

歷史人物方面包括即墨縣令及其傳說故事;與古城有關的名人及其傢族變遷。

民俗文化方面包括民間信仰、禮儀禮節、衣食住行 、民俗活動等;與古城有關的民間故事、傳說等內容。

經濟興衰即古城各個歷史時期的經濟發展史及著名店鋪、作坊發展情況。實物征集方面要盡可能征集收藏與古城有關的宗譜、信札、字畫、手稿、著作、藏書 、照片、圖樣以及其他器物。

另外,還將搜集古城修復開發的建議,在普查過程中,相關部門將加強與訪談對象的溝通,充分征求訪談對象對古城開發的建議。

時間普查分多鏡頭行車紀錄器影片介紹四個階段進行

本次普查按時間分四個階段,7月~8月初進行古城區核心區普查,即對古城區核心區考院村、新生村、新建村、後庵村四個村莊及街區進行摸底調查,挖掘整理古城區的歷史、文化 、民俗、商貿、傢族、古建築及村莊情況等內容,相關圖片、文字、實物等歸檔留存;通過報紙、電視、網絡征集古城歷史史料 、實物(包括書籍、文物、照片、影像資料等),並征求各界對古城開發的建議。

古城區外圍普查是在8月初~8月底,對古城區外圍閣裡村、北閣村、北關村3個村莊及街區進行摸底調查,挖掘整理歷史、文化 、民俗、商貿、傢族、古建築及村莊情況等內容,相關圖片、文字、實物等歸檔留存。

對古城區外圍南關村、東關村兩個村莊及街區進行摸底調查將在9月初~9月底,挖掘整理歷史、文化、民俗、商貿、傢族、古建築及村莊情況等內容,相關圖片、文字、實物等歸檔留存。

10月~12月底進行成果整理 ,形成完整的古城區普查報告;邀請專傢實地考察古城區,召開專傢研討會對古城進行定位論證;確定有資質的規劃設計單位對古城區制定保護性修復開發方案,並納入全市城市規劃建設中統一考慮;組成古城歷史文化書籍編輯委員會,編輯古城歷史文化書籍;制作古城三維動畫,展現古城歷史演變。

記者 孫林(半島網-半島都市報)
arrow
arrow

    eew402sg6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